首页 独家 > 正文

视焦点讯!小学生被教官要求互​扇耳光,“另类教育”到底坑了多少娃?

2023-03-24 10:33:09 养料

最近一则新闻让我震惊,看到孩子红肿的脸蛋,隔着屏幕都感觉到心疼!


(资料图)

湖北省一所小学,组织学生去某机构军训。在军训过程中,教官要求其中8名学生跪地互扇耳光上百次。互扇的时候还要听到打脸的响声,有的同学直接被打出了鼻血。更可气的是,孩子们打完后都在哭,可教官竟然在笑!

家长们在群里炸了锅,纷纷表示我们花钱不说,孩子受累也就罢了,关键让孩子挨打是几个意思?据说,目前涉事军官已被开除,公安部门介入调查。

前几天,我老公聊起自己上学时,全体同学被老师要求互扇耳光,我还笃定地说,那是因为时代不同,现在人们受教育程度高了,不会用这种粗暴的手段。

没想到,这么快就被打脸了。原来手段残暴不分年代,无关地域!我很想知道,组织小学生军训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,难道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怎么扛打吗?

这让我想到,最近几年各种“国学教育”、“感恩教育”、“吃苦教育”等,很多家长自掏腰包让孩子接受“另类教育”,希望孩子能够改头换面。不知道家长有没有考察过,这些方式都靠谱吗?

01

假借教育之名,只为赚取高额学费

这两年,学科类培训班被降维打击之后,其他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

网上看到一视频,某教育辅导机构推出一种教材,上面有多种记忆方法,例如,1-100的数字每个代表一个特殊编码,通过编码联想到某个成语或者三十六计。

视频中老师是这么说的:0的形状像个鸡蛋,所以可以联想到词语鸡蛋,2的形状像个鸭子,所以联想到鸭子,32谐音是扇儿,可以联想到诸葛亮拿着扇儿,进一步想到空城计。

32和空城计就这么联系起来了?这种奇葩的方式也是醉了,汉语文字博大精深,不放在文章语境中,跟数字联系起来,还给汉字编码?幸好权威教育专家及时站了出来,不然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会入坑。

之前儿童版剧本杀与密室逃脱也吸引了不少人,游戏内容主要是通过关卡时,需要回答学科知识或者解奥数题。宣传海报上,贴满了“名师”的履历,声称他们都是学而思、前新东方的老师。

此类游戏往往价格不菲,偶尔带孩子消遣一下也无不可,指望通过它学习就不要想那么多了。国家处处整顿学科培训,你换了个外衣又整这一出,那是不是孩子家长又都被卷进去了?

知乎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带娃经历,她先后给孩子报了N个培训班。先是国学启蒙班,老师教的内容是《黄帝内经》,孩子懵懵懂懂记了几个句子,以及一点简单的养生方法,一年后全部忘光光,只记得大蒜对身体好。

后来,因为孩子不会跳绳,又报了跳绳培训班,让孩子学会了跳绳。可是,不报班坚持练习一段时间,孩子不也会了吗?我们小区几十个孩子,没看见一个是报班学会的跳绳。

最让她后悔的是,报了儿童减肥班,孩子倒是瘦了十多斤,但是落下了胃病。各种班报来报去,她才意识到,报错了方向,花了钱耽误了时间,原来最需要学习和改变的是自己。

以前,我眼睛总盯着外面眼花缭乱的培训班广告,整个人都变得焦虑了,感觉不给孩子报几个班,就跟不上潮流,因此会耽误了他的大好人生。

后来通过各个渠道交流和了解,才知道家长有清晰的认知是多么重要,看上去很有诱惑力的宣传,其实背后往往是庞大的利益链,很多都是华而不实,并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改变。

02

刻意为之的品格教育,真的奏效吗?

《重庆晚报》曾刊登过一组照片,操场上面密密麻麻的人,放大了一看,原来是几百个孩子在给父母洗脚,顿时有一种工厂批量制作机器的既视感。

洗脚原本是一个私密的事情,浩浩荡荡放在大庭广众之下,周围相机对着咔嚓咔嚓,孩子们能就此培养出感恩之心吗?对此表示深深地怀疑。

闭上眼想象一下,内向的孩子羞涩地低着头恨不能早点结束,外向调皮点的孩子左右环顾嘿嘿一笑,坐在凳子上的家长估计也是如坐针毡。我猜想,这时家长和孩子的心声应该无比一致,赶紧完成任务吧,也太尴尬了。

有位网友分享,以前有位老师全程煽情演讲,全班痛哭就他一个人没哭,爸爸骂他没良心。等那个所谓的老师拿出书来卖,爸爸果断买下来让他看,结果他直接扔到角落里落灰了。这恐怕才是孩子们真正的心声。

想起王小波在《沉默的大多数》中写过,他去云南插队时,本来应该吃芭蕉树心、芋头花、南瓜花,但是为了配合忆苦饭的主题,吃的是芭蕉树、芋头杆、南瓜藤,结果大家吃到干呕。后来,他在文章中说:“我不觉得这是在受教育,只觉得是折腾人。”

没错,很多孩子是吃不了苦受不了累,或许当下也看不出什么感恩之心,可是这种单方面表演给另一方看的所谓“感恩”、“吃苦”就能立竿见影塑造一个人吗?

感恩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,一个内心有爱、有尊严、有敬畏的孩子,吃苦也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,不是用强制的、虚伪的手段来进行道德绑架,让孩子产生内疚感或者逆反的心理。

03

正人先正己,身教大于言传

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,有些家长就连教育也希望速成,十多年没有耐心陪伴,等意识到孩子性格出问题了,匆匆忙忙找心理医生,希望对方来个大变活人。

对不起,医院只能保证孩子治疗完,比不治疗好一些,但不能做到让孩子内心的阴郁也好,躁动也罢,都完全消失,从此活泼开朗爱上学。

自打有了孩子,我一直在提醒自己,不要做一个唠叨型说教型的父母,因为从小到大听过太多大道理,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,至少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。

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我历来相信正人先正己,身教大于言传。想让孩子有礼貌,你就不能见了邻居绷着脸;想让孩子喜欢阅读,你也得主动拿起书来;想让孩子孝顺,首先要审视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态度。

心理学家李玫瑾在演讲中讲过一个案例:有位家长说,自己从来没有刻意教育过儿子,但孩子却懂得自主学习,见人也很有礼貌,平时不用操心,他的事自己基本都能处理好。

而这位家长是一位老师,工作尽职尽责,本身也喜欢看书学习,生活作息也很规律,为人和善,性格乐观,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受到了影响。

意大利的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让大猩猩来剥花生,它大脑皮层中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,而看到这一幕的小猩猩,同样神经元也被激活了。这个实验表明,身教大于言教是有生理依据的,孩子最早的学习一定是模仿学习。

所以,品格教育这事,真的不能急于求成,不是简单报个班,上几堂课就能形成的。父母得陪着孩子一起慢慢成长,修身正己,给孩子做榜样,创造一个良性的生长环境。以后,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,一点点就悟出来了。

《奇葩说》中陈铭说过这样一段话,与各位家长共勉:

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,就是给他/她一方花园,给他/她养料和空间,你自由开放,你枝繁叶茂,你一枝独秀,你孤芳自赏,我都为你鼓掌。

不管你活出怎样的自己,只要在道德法律,公序良俗的基本框架之中,我都会为你感到开心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meirong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